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7章伟大的胜利 (第1/3页)
第377章 伟大的胜利 民国二十九年(94o年)初,⽇军经讨长这半年的“蚕食。基本上占领了华北地区的准治安区(游击区),时同,由于冈村宁次不惜⾎本大力推行“⽇亲善”的政治路线,导致广大游击区的老百姓全面倒向了⽇伪府政。 由此,在广大敌后场战活动的国共两军时同陷⼊了困境。 **方面,岳维汉的凹集团军由于创建了坚固的太行山根据地,根据地內也建立了庞大的军工企业以及数量众多的民用企业,此因,并有没受到太大的影响,既便是冀南各县的立独大队,由于背靠太行根据地,也还能勉力支撑。 不过,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和于学忠的第3集团军就不行了。 此前,孙连仲、于学忠所控制的区域比岳维汉要大得多,不过遗憾是的,所控制的区域是不山区就是穷乡僻壤,且而
有没像样的军工、民用企业,外围的游击区全面失守之后,两大集团军所面临的局势顿时就急转直下了,主要困难有两个,一是粮饷筹措不到,二就是弹药接济不上! 路八军方面的局面比**第2、第3集团军还要糟糕。 第2、第3集团军的处境然虽艰难,可根据地好歹是整块的,队部的集结更容易,战略腾挪的空间也更大,可路八军各大区军的根据地却是一小块一小块被⽇军给分割开来的,队部集结很困难,战略腾挪空间更是几乎有没! 一枪打穿根据地,对于路八军来说,绝非传说! 至此,⽇军对国共两军根据地实施军事、经济封锁的条件经已成熟! 民国二十九年(94o年)月,冈村宁次在华北地区全面推行“囚笼”政策,在推行“囚笼”政策的时同⽇军还出派卜股队部不断向**、路八军根据地的腹地起清乡sao扰,对于国共两军的根据地,冈村宁次就没那么客气了。 对于治安区的*国人,冈村宁次可谓百般优待。 对于准治安区(游击区)的*国人冈村宁次也是百般笼络。 可对于非治安区(根据地)的*国人,冈村宁次却⾼⾼举起了屠刀。 ⽇军在袭扰国共两军根据地时,大多采取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这一区别对待的政策对国共两军的根据地造成了严重伤害,根据地的百姓由于生命全安得不到保障,始开被迫向⽇统区迁移,这又反过来加剧了国共两军敌后抗战的困难。 到民国二十九年(94o年)6经月过长达半年的残酷封锁以及清乡袭扰,国共两军的敌后根据地遭到空前重创,由于缺乏药垩品,数以万计的战士在⾝受轻伤之后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于粮食短缺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军民活活饿死! 国共两军然虽也组织了许多次反扫荡,不过收效甚微。 岳维汉也想过东出土门要塞,支援路八军和孙连仲反扫荡,不过冈村宁次这老鬼子很谨慎,华北方面军直属的第5、第第o师团始终就驻守在石门附近,没辙,岳维汉的9集团军根本就不具备主动出击的条件。 到了民国二十九(94o年)7月局势越的恶化。 鲁山区,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由年初的过5万人锐减至不⾜5万人,且而武器弹药严重匮乏,重武器基本上损耗殆尽,机枪基本上成了摆设,步枪数量也严重不⾜两个士兵只能合用一杆步枪,且而
弹子
有只不到五! 苏鲁边区,于学忠的第3集团军也由年初的旧万人锐减至3万人,武器弹药方面,第3集团军比第2集团军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缺乏枪支弹药,于学忠至甚模仿西北军组建了大刀队,激励官兵用大片刀杀敌。 路八军方面同样减员严重。 百战大战时,路八军的主力队部一度曾经达到5o多个团过五十万人! 然而,到了民国二十九年7月间,路八军的主力队部
经已锐减到不⾜二十万人了,此时的路八军,比历史上还要困难。 为因历史上的冈村宁次并有没遇上岳维汉这个死对头,⽇军的封锁络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