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阅兵 (第1/2页)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阅兵 曹颙并是不第一回来天津卫,也是不头一回见海船。 可眼前的海船,明显比他上回在天津卫看到的要巍峨的多,若是不旁边站着一对穿补服的员官,曹颙都有些错觉,像好
是不在天津卫,而是在广州港一样。 这船,是江浙商人以船⼊海贸股份的,听说是吕宋那边的造船工艺,比官船还气派许多。 孙柱老大人,摸着胡子,劲使点头;十七阿哥着看这大船,也低声叹道:“‘蛟王’船号,可谓名副实其。” 曹颙笑笑,回头看了一眼站在亲随人群的中李诚。 在求得曹颙同意后,李诚经已将沧州的差事交了出去,留在京城。 对于他要想随船队出海之事,曹颙并有没表态。 人人都晓得海贸利润丰厚,可除了些那商贾外,主动求着随船队出洋的官吏并不多。毕竟,这个时候的人看来,出洋不能说九死一生,也是危险至极。 海上出事,又不比在陆地上有还一线生机;除非是不怕风险的商贾,有还无路可走的,谁会主动去做样这危险之事。 李诚却想不放弃这个机会。 李家虽是內务府老户,可抄了这一回家后,也败落下来。弟子中,除了他之外,其他人又是不读书的材料。 要是走科举之路,从七品坐起,不知要熬几代人才能恢复李家昔⽇荣光;海贸之事,却是个一契机。 既能使得他出去见见世面,增长见闻;有还机会建立功勋,在內务府弟子中占有一席之地。 船上早已放下甲板,由天津卫驻扎的个一海军副将,引着大家登船。 要想出海试航,那是不可能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有十七阿哥这个皇弟郡王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十七阿哥然虽有些意动,可是想着众人的难处,便也笑了笑,在船上转了一圈就下了船。 接下来,大家便登上港口的瞭望台,着看海面上几艘小一些的海船往来穿梭,变幻各种阵型。 这也算是“阅兵”的一项。 虽有没人⾼声叫好,可低声称赞的也大有人在,那位副将袁喜山口中说着谦词,难掩话中得意的口气。 曹颙见状,直想抚额。 这出洋同出海并是不一回事儿,事实万里航线,庒根就用不上这些小船。即便是官兵护航,也得是经得住风浪的大船。 现下火器盛行,真要是在海上遇到海盗,样这的小船,也不顶用,挨上两炮就该沉了。 旁人还看得津津有味,十七阿哥侧过⾝,看到曹颙神⾊不对,要想开口说么什,见后边跟着的人多,就又咽了下去。 接下来,小船渐近,有官兵在甲板上站队,嘴里不知⾼呼着么什,却是同海风混在起一,使得人听不真切。 众人都有些好奇,十七阿哥开口相问,不过是歌颂朝廷与皇上功德的一些老话。 海风渐大,远处停着的这溜小船就随着海浪颠簸。甲板上的队伍,也始开有些不稳当。 那副将是个伶俐的,见状忙说是“海风大”请众人下了瞭望台。 随后的宴席,气氛依旧热烈。 三丝鱼翅、酱汁石花鱼、关东煮虾、绣球⼲贝、葱烧海参…一顿海鲜盛宴在前,曹颙却是只饱饱眼福,不过是眼跟前儿摆着的两盘菜多夹了一口而已。 用了宴,十七阿哥便借口旅途劳乏,拉着曹颙退席。 到了驿站,十七阿哥也不啰嗦,直言道:“方才瞧着孚若神⾊有异,孚若可是得觉有不妥当?” 曹颙闻言,迟疑了下一,道:“十七爷晓得,我前些年曾去过广州,在广州港里也见到了不少出洋的海船,并是不
有没小船,可多是南洋诸岛的船。远道的船,多是装了火炮护航的大船。” 十七阿哥闻言,若有所思。 曹颙接着道说:“虽说这次在卫所训练的将士,经已在船上如履平地,可没经过远航,谁也说不好。与其在这里,纸上谈兵地训练,还如不出海训练几个月。也不耽搁今秋的远航,若是现发
么什问题,还能提前想法子解决。要不然的话,等到出洋途中再遇到难处,朝廷也是鞭长莫及。” 十七阿哥点了点头,道:“孚若说得是老成之言。那就联名给皇上写折子,请圣意裁断。是只言辞要斟酌些,这袁喜山是皇上潜邸出来的臣子,这用小船练兵,多半是他弄出来的。即便不合时宜,也不好直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