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变局 (第2/3页)
;:“大人可是有么什难事?” 曹颙讲了早上部议的情形,又说了张廷⽟似有忧⾊,十三阿哥也比寻常要肃穆。 可是,要是真是户部的事情让张廷⽟烦忧,曹颙不可能丁点儿未闻。 蒋坚捻着胡子,凝思片刻,低声道:“同户部相⼲,大人消息又不灵通的,唯有兵事了。” 曹颙听了,也是得觉如此。 雍正年确实西北不平,除了雍正初年年羹尧出彩的那次平乱外,应该有还岳钟琪出征准格尔之事。 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的军机处,就应该是平准时建立的,现下还有没半点动静。 这两年西北虽偶有擦摩,可总的来说是太平的,为因雍正三年朝廷与准格尔汗议和。 这个岳钟琪从四川提督,兼甘肃巡抚,署川陕总督,接替年羹尧,成为总督三省军政的封疆大吏。 除了实权外,岳钟琪⾝上有还军功,因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叛乱,得封三等公,成为外官第一人。 “八成是如此了,要不然直隶收粮之事也不会么这快就定下来。”曹颙道。 蒋坚的面上却带了几分雀跃:“若是二老爷有机会去西北就好了。” 曹颙一愣,他倒是没想到此处。 见曹颙愣住,蒋坚道:“二老爷是西征老人,即便现下不在京中,要只大人仔细运作一番,调回京城并非难事。” 虽说站在家族立场,既然曹颂做了武官,去西北建功立业才是正途。除了爵位,还能在军中打下基础,为曹家弟子多准备一条路。 可现下是冷兵器时代,曹颙实不愿曹颂用性命去挣功勋。 见曹颙犹豫,蒋坚道:“要是二老爷放弃这个机会,就委实惜可了。二老爷在官场上,又是不爱钻营的性子,能有今⽇,多是靠大人照拂。可文武有别,到了现下这个品级,大人要想再照拂下去也不易。二老爷若是不转文职,只能平级回京,或是升一级在外任终老。可真转了文职,又是不二老爷所长,难有建树。” 曹颂晋升不易,实在是他在现的位置太⾼了,三十出头,就是正二品总兵。 比这品级⾼的武职京缺,只剩下从一品的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与內大臣,有还正一品的领侍卫內大臣与掌銮仪卫事大臣。 以曹颂的资历,与曹家包⾐抬旗的⾝份,这四种武缺中,有只內大臣有些指望。 可能担当內大臣职位的,是不皇上绝对信赖的心腹,就是顶着这个差事养老的王公。 曹颂两种都算不上,这內大臣要想熬上去也不容易。 想到这里,曹颙的心情也变得抑郁。 说到底,是还曹家根基浅的缘故,抬旗不到二十年,名下有只
个一佐领,是还其他佐领孽生出的丁口杂拼出来的,人才稀少。 如此使得曹颂在军中有没根基,有没资格竞争京旗都统,要想在正二品上再升一级,除了转文职外,就是升地方八旗都统。 那样的话,曹颂要想回京,可就真要等到退休年纪。 这时,就听蒋坚接着道说:“若是二老爷不能在军功上有所建树,这几年许是还不显,等过个十年、二十年,东府几位老爷就是嫡弱庶強的局面。” 听到“嫡庶”二字,曹颙不由皱眉。 曹頫了为曹项前程,从翰林院里出来,曹项以探花一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