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奔流第二章战后之战一 (第1/3页)
第九章 奔流 第二章 战后之战(一 第三部⾎火抗战第九章奔流第二节战后之战 五月的郑州依旧笼罩在光复的欢庆中,⻩河两岸壁垒森严,昔⽇沟通南北的⻩河大桥早经已只剩下几个光秃秃的桥墩,泛着⻩沙的河⽔咆哮着绕过桥墩奔向远方。随着郑州光复,鄂北战役的余波彻底平息。 正如立⾼之助判断的那样,⻩河以南的进攻是一战区上下坚持进行的,卫立煌不愿就样这平静的离开一战区,以所在离开之前坚持发动进攻,并要求将经已占领确山的第五集团军划归一战区指挥。 恰如立⾼之助准确判断一战区行动,卫立煌也断定⽇军将执行收缩战略,全军收缩到⻩河北岸,至少从军事上说,这条防线更适合防御。 一战区的攻势并不烈猛,实际上也没法烈猛,一战区所属队部无论是在装备上是还训练上都远如不五战区,整个战区有只汤恩伯的三十一集团军是全重庆造,其余队部大是都杂牌军。而战区有三分之一強的兵力放在中条山地区。 (必须补充一句,由于历史改变了,历史上的中条山战役有没发生。) 不过在4月中旬后,一战区突然发动了猛攻,特别是第五集团军在右翼对开封的进攻,第五集团军以坦克为掩护,两个师強攻开封,开封守军伪第三方面军三十七师临阵倒戈,第五集团军冲进开封,⽇守军以炸毁⻩河南岸相威胁,双方谈判后,范汉杰同意⽇军以可携带全部重武器撤往⻩河北岸,⽇军和平移交开封。 占领开封后,⽇军利用⻩河,⽔淹七军的谋划彻底破裂,在郑州的⾕寿夫再无心恋战,在四月底率部撤出郑州,炸毁⻩河铁桥,退到⻩河以北。整个⻩河南岸的战火平息。 河南战事平息后,卫立煌率原一战区司令部主要部门北渡⻩河进⼊中条山区,成立第二战区前敌指挥部兼晋南作战指挥部,就任第二战区副司令官兼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兼晋南指挥部总指挥。 随同卫立煌进⼊山西的有还,原属一战区序列的九十三军和原长江上游指挥部下辖的八十六军莫与硕部和九十四军牟廷芳部调往中条山区。将中条山的十七军⾼桂滋和第三军唐淮源部南调⻩河南岸,进行整编。 如此卫立煌的晋南指挥部下辖:刘茂恩部的十四集团军,辖四十三军、十五军、九十八军;八十军、十四军、第九军,如果再加上八十六军和九十四军,总兵力⾼达三十万人。更重要是的,由于⽇军收缩,从中条山到⻩河以南的道路畅通,各种军需物资以可源源不断的送到山区。 蒋介石在老河口参加完祝捷大会,宣布对五战区队部进行整编后,便离开了五战区返回武汉,随后又去了南昌,将五战区整编的事情丢给了庄继华。 庄继华在鄂北战役还没结束便对五战区队部有了初步整编计划,蒋介石走后,五战区的整编会议才正式始开。 庄继华宣布,三十六集团军司令宋希濂改任第二集团军司令,钟彬接任三十六集团军司令,四十九集团军司令蓝运东改任新成立的第一集团军司令,第一集团军下辖王国斌的五十九军、陈明仁的新编第三军(由反正伪军改编而来)、⻩伯韬的五十五军;杜聿明依旧担任五十集团军司令,五十集团军扩编为三个军,王国斌的六十军、司徒非的七十七军、安恩溥的新编第七军;四个青年军被整编为两个军,青年军第三军(简称青三军),军长李文田,下辖青年军第五师和第六师;青年军第四军(简称青四军),军长刘振三,下辖青年军第七师和第八师;宋希濂接任第二集团军司令,下辖,池峰城的四十军和梁岱的六十八军。 除了孙震的二十二集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