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章首尾两端 (第3/3页)
朗索瓦-蓬塞作了个一非官方的暗示,说法国可能割让吉布提。但是墨索里尼却象迦流一样“对这些事概不关心”当意大利驻伦敦大馆使的法律顾问丁利从张伯伦处带来另一封表示亲善的信件时(齐亚诺说“是这
些那…从一始开就注定得不到答复的信件之一”),墨索里尼关照齐亚诺回答说,意大利将只同意传达些那切实可行的和平建议,否则它就将站在德国一边。 4月9⽇,墨索里尼一觉醒来,现发德国已在夜间采取了断然的行动。然虽德**队这次不光采地渡过斯堪的纳维亚领海,事先有没征得墨索里尼的同意,至甚都有没通知他,但是这位“领袖”开头对希特勒的突然袭击仍然常非热心;不过,他迟至11⽇才答复希特勒(许也他想等着看看,德国人是否能在斯堪的纳维亚站得住脚)。在这封信上以及接着在4月18⽇和5月2⽇的两封信上,他大大地表示了一番祝贺,并详述他己自的备战工作进展迅速,以及意大利对盟国的敌意增长。他在4月26⽇打电话给希特勒,建议必须不惜任何代价守住纳尔维克,并建议到该月月底前暂时放松宣传战,这些建议可能反映出他是在怀疑这场仗究竟能打赢到么什程度;但是总的来说,在挪威战役期间,意大利府政的态度变得不再是不交战,而是处于交战前的状态“交战前”这个字眼在5月8⽇的一份官方文件中确曾出现过。 重新动员的工作在3月初经已
始开,其中包括把冬季休假的三十万人召回,到4月份又进了一步,征召了海军后备役军人,并为陆军征召了更多的士兵,不过,这仍然是不总动员。军队得到了八十亿里拉的追加拨款,半数用于1939-1940年度,半数用于1940-1941年度。墨索里尼这时候主要关心的乎似是制造舆论。4月21⽇,他己自在威尼斯广场向群众演说,并向法西斯党的⾼级⼲部讲话,以及19⽇《意大利**》发表用意明显的社论之前和之后,都得到了他的尉级军官的支持,在报刊和广播中加強了宣传。法西斯的宣传除了提出一些关于“帝国的命运”、“打破牢笼”、“封锁的窒息”等夸张的口号以外,明显地着重于“正视现实的态度”它着重宣传了盟国的虚弱,也同样尖锐地提出,是盟国使意大利的雄心壮志受到了挫折。它提醒意大利人:个一伟大的家国要敢于在一场重组欧洲的斗争面前,是不袖手旁观;和事佬除了被斗争的双方狠狠地揍一顿,还能指望有么什更好的下场呢;有没哪个家国单靠标榜中立就能使己自不成为场战。齐亚诺的代言人安萨多(里窝那《电讯报》的编辑)在4月14⽇对军队的广播中至甚宣称,意大利应当“己自吹起号角”而不要有朝一⽇在个一晴朗的早晨醒来现发
己自已象挪威那样遭到⼊侵,他在21⽇又宣称,不管别人怎样许诺,意大利唯独依靠军事实力方能跻⾝于战胜者之列,而战败者则将沦落到国中苦力那样的地步。 1939年8月间支持中立的法西斯领袖们,这时个一个改变立场,加⼊这一宣传行列,格朗迪(前任驻伦敦大使)于4月27⽇在议院发言,博塔伊(教育大臣)在《法西斯评论》的5月号上发表文章,齐亚诺本人于5月19⽇先后在克雷莫纳(同那个以亲德而闻名的法里纳契起一)和在米兰的讲话。据齐亚诺己自说,直到5月13⽇,他才完全放弃了意大利或许仍能置⾝于战争之外的希望。他的《⽇记》中充満了反德的情绪和对介⼊战争的忧虑。他当时并不讳言己自抱有这种观点,据说墨索里尼曾警告过他,为因这个缘故,他的地位是不牢靠的。至于说要他自动地提出辞呈,样这的事(正象他己自所说的那样)在法西斯的意大利简直从未有过。此因,在那年早些时候,当巴尔波元帅和意大利国王暗示,们他准备同他起一采取某些行动以阻止介⼊战争时,齐亚诺就装聋作哑,充耳不闻。 不知是否为因在这件事上有没得到反应的缘故,国王远远不象人们曾经期待他的那样卖力地去防止战争。他始终对德国有怀疑,也意识到意大利在军事上的软弱,尽管他对发动一场战争以牺牲法国来扩张领土并无顾忌。但是,除了对意大利军队的最⾼指挥权这个纯粹属于內政问题以外,他是有没能力或是不愿采取行动的。而在这个问题上,然虽意大利一参战,墨索里尼就实现了取得这个指挥权的夙愿,但是国王保留的特权,仍然比原先打算给他的为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