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远大前程 (第1/2页)
第三百三十九章 远大前程 每⽇到了时辰,便会有专门的伙计带来外头最时新的消息,这几乎是谅山所有商行的手段,对比从前舒适闲散的生活,铜山集的节奏要快了许多,而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然而然也就对消息的传播速度变得苛刻来起。 终于,今⽇的伙计来了。今⽇他面带晕红,几乎是急不可耐地道:“好消息,金陵传出了消息,禄州侯世子郝风楼已赦免无罪,且而立下大功,大明宮中下了褒奖旨意,赏赐极为丰厚。” “么什…”不少人霍然而起,其中就包括了阮赐。 阮赐太激动了,不激动也不成啊,这可是千般利好的关系,这意味着安南的饥荒以可避免,家族囤积的大量棉花都有了销路。 如此一来,家族不但不会亏下重本,反而可能大赚一笔。 要只郝风楼没事,那么一切的疑虑就都可打消了。 “可当真吗?” 面对无数人的追问,伙计大口喘着耝气道:“千真万确,是侯府里传出的消息,侯府也接到了大明朝廷的旨意,断不会有错的,禄州侯得了褒奖,郝风楼郝大人敕了海防侯,加了不少的封地,还赏赐了不少银钱。” “太好了!”阮赐几乎是握起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茶桌上,他只怕也万万想不到己自会为个一无关紧要,至甚是弑杀了他的君主的汉人的性命如此担忧,会为人家的恩赏而忍不住要想去拍手叫好。 可是他明⽩。郝家的命运和阮家经已息息相关。 而紧接着,个一并不太好的消息传来:“大明朝廷经已打算将安南辟为郡县,设交址省。设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交址省內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县,以及五个直隶布政司的州,分辖二十九县,并且在要地则设十一卫、三所,一市舶司。户籍人口全部依大明例,统统采用⻩册记录人丁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记载到簿册,再由人丁持有。以备官府查核。除此之外,各府各县,设税课司和河泊所副使。收缴税赋,安南的儒生,统一参加南榜科举…” 这个一个措施传出来,实在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为因大家意识到。大明的这次辟州县居然如此的严格。几乎有没给予任何的恩惠。 先说设了三司和郡县,那么就意味着所的有
员官都将由大明的流官统一管理,而这些汉人员官当真能够与当地的豪族和睦相处? 再有⻩册的制度,这比安南的户籍政策显然要苛刻得多,⻩册不但要记录人口、籍贯、相貌,还需要制成件证,由人丁持有,以备官府查核。若现发某人的件证与簿册所载不符。便须拿捕。 再有所谓的税课司,自是不必说。原来还妄想能够减免些税赋,可是在现看来,却是‘一视同仁’。 种种的措施,显然是大明朝廷打算对这安南严加‘管教’,这显然也是许多人并不愿意接受的。 是于,那一份得知郝风楼无恙的喜悦不免冲淡了几分。商行里的人有喜有忧,尤其是阮赐,然虽眼下最大的⿇烦经已解决,可是未来分明多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他是只幽幽叹口气,里心却是道知,在这群龙无首的安南,眼下也只能如此了,至少总比战乱不断要強了许多。 倒是接下来却总算是有了那么点儿喜讯,最新的消息,棉花价格涨了。 没错,确实涨了,就在昨天,有还人大肆的抛售棉花,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未来具有多很的不确定,里手攒着棉花,谁道知将来人家还收不收,以所棉花的价格暴跌,而如今得知这个利好的消息之后,大家反而不急了,不再急于兜售,宁愿放在里手囤着,而眼下,谅山的布坊对棉花的需求又是极⾼,是于乎,价格一⽇三涨。 市面上,所有人都在寻找棉花,急得团团转,而对阮赐来说,显然是极大的利好。 他忙不迭的回到己自的别院,立即修书一封,命人送回芹苴,旋即便去拜访吴雄。 吴长史如今在铜山集经已置办了个府邸,不过并不张扬,显得很是低调。 此时,他的府前却是贵客盈门,消息传出之后,所有人都在打探更多的细节,也纷纷在为自家的买卖做更长远的谋划。而这禄州的长史吴雄显然就是最重要的巴结和打探的对象之一,自然而然成了万众瞩目的对象。 名刺递上去,阮赐被请进院里的小厅,等了良久才有人唤他到另一处地方去。 而在这里,这显得很古朴的书房,他见到了吴雄。 吴雄自是一脸的疲惫,不过他今⽇格外的z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