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九章答案  (第2/2页)
极高的水准。”    “陈总监这首歌编的也很好。”叶落说道“灵魂乐和说唱乐的交织、碰撞、融合,非常精彩。    就两种风格迥异的音乐类型,在同一首歌如何出现这个命题而言,这首歌,堪称教科书。”    说到这里,叶落犹豫了一下。    陈天华的这首歌,作为一首流行乐,其实也有问题,不过今晚主题是说唱,所以这个问题并不严重,叶落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说算了。    “确实。”俞佐这时候说道“就我个人技术上的判断来说,这首歌,应该还在刚才丁总监那首歌之上。”    “老俞,昨晚我虽然灌了你不少酒。”丁少阳笑道“但你不能公报私仇嘛。”    俞佐笑着摇头:“我是实话实说,你刚才那首歌虽然效果好,但是技术上的瑕疵,刚才叶总监已经说过了。”    俞佑也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丁总监你在第一首歌碰上的问题,也是我们一直在头疼的问题。我们兄弟俩其实一直想做说唱乐,尤其是说唱摇滚。但是国语在发音上偏硬,做确实能做出来,但效果不如英文好,感觉像是在喊酒令。    我们也尝试过用粤语、或者闽南语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都效果一般。    我们也分析了一下原因,发现除了汉字发音的问题以外,我们中国人,对于这种情绪发泄式的说唱,有一种文化上的不兼容。    中国人比较内敛,注重内在修为。    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开放了许多,但是千百年来的文化烙印,深入骨髓,还是会让我们在审美上。受到影响。    当我们听英文歌词的时候,会代入欧美的文化环境,所以发泄式的唱法,我们会觉得这很正常,就应该是这样。可是一旦换成中文歌词,如此直白的说话方式,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    刚才陈总监的这首歌,整体非常好。但是作为流行乐白璧微瑕,就出在这个问题上。”    叶落不禁点了点头。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陈天华的这首歌,确实有这个问题,他刚才犹豫了一下没说。    只听俞佑继续说道:“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兄弟两人认为,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首先是解决文化问题。我们对于欧美的说唱,要去其槽粕,取其精华。更多的乐观向上,更好的立意和情怀。纯粹发泄式的说唱,不合中国文化。不妨去掉。    第二,是解决发音问题。汉字的发音字正腔圆,正如丁总监所说,气势有余,而灵动不足,说唱乐的律动感较难体现。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还在摸索当中。    呃…我是不是占了太长时间?”    俞佑说了一会儿想起来了,忽然有些不好意思。    “您说得很好。”叶落笑道“继续。”    丁少阳也在笑:“确实不错,你们兄弟俩我是看出来了,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想说话,真说起来,头头是道。”    俞佑腼腆一笑,示意自己说完了。    陈天华跟着笑道:“反正接下来就轮到你们了,说得确实不错,想法也很有思路,但是做得怎么样,我们正好看看效果。”    本场第三首竞演歌曲,就是双鬼的。    双鬼今天第一首歌,倒是让叶落有些惊喜。    这首歌的立意很好,唱的是港岛的近代变迁,从被英国占据,到回归祖国。很多事件都被唱了进去,伴奏配的是节奏布里斯,r&b的味道很浓厚。    而在歌词上,他们采取的方法,就是一个字:快!    歌词非常密集,歌手在舞台上的语速,虽然有快慢的变奏,但是整体极快。    而这位歌手,也是台岛有名的“电嘴dj”,任嘉佑,天生一张快嘴。    这种密集的歌词,作为一首新歌,其实是不太有利的。本身没有传唱度,观众的耳朵跟不上歌手的嘴,所以在接受程度上,难免打折扣。    但是快有快的好处,说话一旦快,咬字过渡会比较仓促,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文说唱灵动不足的问题。    所以,这首歌的整体感觉,叶落觉得很不错,非常顺耳,一路跟着曲子歌词下去,不知不觉就听完了。    双鬼的这种尝试,就是他们对于中国说唱未来道路的理解和尝试。    这首歌虽然跟丁少阳、陈天华之前的那首,都有亮点,也都略有瑕疵,不过意识已经到了,方向是对的,他们缺的,仅仅是一个契机而已。    也许再给他们一年半载,这条路他们就能很顺利地走出来。    而在另一个世界,流行说唱乐,在中国如何被大众接受,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点,早有人给出了答案。    而这个答案,就装在叶落的脑海之中,而且即将出现在今天的舞台之上。(未完待续。。)    ps: 推荐朋友的一本新书:《娱乐入侵》。书号3391651。    另:月末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